琴瑟和鸣:乐震文·张弛“替山河立传 为时代留影”联展将于9月25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报道
此次联展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乐震文、张弛这两位近年声誉鹊起、广受关注的中国水墨艺术家伉俪的历年佳作,反映了他们长久以来各开生面、独特高远的艺术追求和回应时代需求的艺术责任感,也生动呈现了他俩丰富精彩的情感历程和人生感悟
《梢云耸百寻》 124×244cm 2020年 乐震文作品
《雨后》 179×370cm 2020年 乐震文作品
《身远宿云端》 367×145cm 2020年 乐震文作品
《雨余秋更清》 367×145cm 2020年 乐震文作品
2019年10月,乐震文、张弛应邀参加南极低碳行活动
《冰境》 纸本水墨设色 75×140cm 2020年 张弛作品
《静谷》 纸本水墨设色 70×137cm 2020年 张弛作品
《云水谣》 97×180cm×5 2015年 张弛作品
《中国南极长城站》 97×180cm 2020年 张弛作品
乐震文、张弛在艺术创作上是“和而不同”“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各开各花,各有各的芬芳,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立身
《净土荡尘埃》 纸本水墨设色 151×210cm 2020年 乐震文 张弛作品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琴瑟和鸣:乐震文·张弛“替山河立传 为时代留影”联展将于9月25日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这也是海上画坛伉俪乐震文、张弛联袂为新中国71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在中外文明发展史上,夫妻双方在同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可以说代不乏人。上海宝龙美术馆此次推出的“琴瑟和鸣:乐震文、张弛联展”,既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乐震文、张弛这两位近年声誉鹊起、广受关注的中国水墨艺术家伉俪的历年佳作,反映了他们长久以来各开生面、独特高远的艺术追求和回应时代需求的艺术责任感,也生动呈现了他俩丰富精彩的情感历程和人生感悟,足以令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艺术家的巨大发展契机和艺术家自身所勃发的崭新而旺盛的创造力。
本次联展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震文作品展示,将展出乐震文巨幅山水画,特别是今年创作的优秀山水画作品,如《梢云耸百寻》《雨余秋更清》《身远宿云端》《雨后》等。同时,还将展出乐震文创作的花鸟画精品和南极题材水墨写生作品。第二部分是张弛作品展示,将展出张弛今年创作的一组南极题材佳作,如《中国南极长城站》《冰境》《静谷》等。还将展出张弛2015年创作的代表作《云水谣》系列,及城市山水题材代表作《海上揽胜·七十长卷》。第三部分是乐震文、张弛共同合作创作的南极题材作品展示,如佳作《净土荡尘埃》。第四部分是有关乐震文、张弛历年学习、创作、生活的文献资料,如影像图片、创作写生等。
乐震文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民建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其山水书画堪称海派一绝;张弛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协会理事,被海派大师陈佩秋誉为“大有夺得沪上山水画冠军之能”。
对于乐震文、张弛来说,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是他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也是他们艺术起步的“头口奶”。他们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有幸偶然接触到中国传统经典绘画。他们志趣相投,悉心拜读临摹了大量中国传统经典绘画真迹,烂熟于心,从而体悟到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所要表现的独特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借由研习中国传统经典绘画迈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堂奥,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他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薄发,在海上画坛独树一帜,一定程度上也正是缘于当初在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厚积。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乐震文、张弛就东渡日本,诸多优秀的近现代日本画家和西方绘画大师的佳作进入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更为宽广的艺术世界,也令他们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了新的体认。
学习经典是为了走出经典,完成艺术创作的转型,进而使得自己的作品焕发出既有传统底蕴又有创造异彩的魅力。乐震文、张弛有理想、有抱负、有使命感,对新生活充满激情、真情。他们深知,社会的现实图景发生了变化,视觉的图形也应有相应的不同。他们以从不满足的探索精神来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从表现自我,抒写胸中逸气,到转向表现新的时代精神。
于是,令人耳目一新、“替山河立传”的“乐氏山水”应运而生。乐震文长于用色,将色与墨相撞、相溶而形成“出人意表”的奇妙境界。其作品善于在“一种色系里面恰到好处地营造出单纯曼妙的色彩幻境”,单纯中见多样,简单里寓丰富,以崭新的笔墨语言恰倒好处地将他对时代变化的内心感受化为笔底精彩的千山万水。
而张弛花费10年心血绘制的《海上揽胜·七十长卷》,无疑是海上画坛“城市山水”题材创作的新收获。对张弛来说,通过形而下的自然的峰峦林泉的描绘,展现形而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得中国古典山水画之要义,自然是她驾轻就熟所擅长的;但要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长卷形制中,描摹当代上海100多处精彩的城市地标性景观,呈现出一个城市内在的气质和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新挑战。张弛在《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创作过程中的多方面尝试,为新时期曾经引发热议的“城市山水”又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创作案例。
乐震文、张弛的作品有意识地突破了旧有藩篱和陈规旧约,展现了不断向前的“创新姿态”,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成功的创新性的现实转换。他们对画面肌理、色彩层次、创作过程的关注,最终决定了他们的艺术走上源自传统、来自生活而又创新多样、卓然独立的当代之路。
乐震文、张弛是画坛比翼鸟,对彼此的创作了然于胸,也经常从对方汲取养份和灵感,有过多次成功的合作。其过往联袂创作的《风雨接舟》《熊猫迁居》曾广受称誉,屡屡得奖。而本次展览推出的南极题材《净土荡尘埃》,是他们合作的新作,天衣无缝地融合了彼此的创作特点,浑然一体,如出一人,也印证了他俩几十年的深厚情感和艺术创作的默契神会。
乐震文、张弛也是各有大追求的艺术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是“和而不同”“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各开各花,各有各的芬芳,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立身。
乐震文简介
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民建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原上海书画院院长。
其荣获2019“魔都盛典”年度艺术人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上海地区佳作奖,古诗画部门全国二等奖,全国第一届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上海美术作品优秀奖等奖项,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全日本大绘画展、多届上海美术大展等。作品亦被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家协会、刘海粟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张弛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东京海派书画院副院长,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觉群书画院画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幼习丹青,师承陆俨少大师,主攻山水画。东渡日本,在日本各地举办个展、乐震文·张弛二人展五十余次。2009年为上海世博会绘制《海上揽胜》在城市足迹馆展出引起轰动;2013年又绘制《长宁揽胜》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长期展出并收藏。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并被永久收藏;其多次获包括“日本外务大臣奖”、“东京都知事奖”等重要奖项,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球华人书画展、2017年全球水墨画大展等。作品亦被中国美术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奥林匹克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并荣获2019“魔都盛典”年度艺术人物。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